油膜水

养殖水体油膜水的处理

一,       油膜水的成因。

1,水体中的藻类过度繁殖形成的油膜。主要有三类;

a,蓝绿藻过度繁殖:高温季节,随着投饵量的不断增多,残饵和粪便等鱼类自身代谢产物的不断进入使得池塘封闭水体富营养化。尤其在强碱性和高氮低磷的养殖水体,更容易出现蓝绿藻水华。蓝藻型水华以微囊藻属、鱼腥藻属、颤藻属、束丝藻属较为常见。在营养盐类和有机质丰富的池塘、水库、湖沼中大量繁殖,在水面上形成蓝绿色浮膜。

 b,甲藻过度繁殖,在水面上形成的油膜。甲藻多生长于有机质丰富的水体当中。甲藻水华表现出许多种颜色,蓝绿色、红褐色、黄色、棕褐色等,如蓝绿裸甲藻水华呈蓝绿色;飞燕角藻水华水体呈现红褐色。 c.裸藻过度繁殖形成的油膜。水华多发生在有机质丰富的静水小水体,以6789月份生长最旺盛。   红色水面一般是裸藻、裸甲藻、多甲藻、黄被藻、隐藻等藻类成为优势种,在水面形成一层油膜状物质。很多地方都称之为“铁锈水”。裸藻、裸甲藻、多甲藻死后释放毒素,对养殖动物有害;黄被藻不易被鱼类消化,隐藻易引起转水,因此这类水在目前高密度养殖过程中都应进行处理。 2,养殖水体有机质过多,底质差。饲料粉末,残饵,粪便等悬浮杂质翻涌,密度比水小的污物集结在水表面,形成油膜。 二,       油膜水的危害。

养殖水面的下风处出现少量的油膜是肥水的标志,少量的油膜的出现不会有什么大的问题。但是,养殖水体的藻类过旺盛,水体当中的油膜过多,覆盖的水体面积过大,甚至整个池塘的水面都是,就可对水生动物的养殖造成不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当水面存在大面积油膜时,氧气溶入水中受到阻碍,会造成含氧量下降。油膜的产生原因多种多样,无论何种都会影响水中溶氧。

2,水面的油膜会阻碍阳光照射,影响藻类的光合作用,导致养殖水体的溶氧量降低。

3,藻类过旺所形成的油膜水在裸甲藻,蓝藻等大量死亡后,产生的藻毒素对水生动物具有不利影响。这些藻类鱼虾相对其他藻类来说较难消化。

三,       油膜水的处理。

1.     藻类繁殖过旺导致的水面油膜的处理。

A,利用藻类的趋光性,下午池塘水体表层用干稻草绳把水面的“油膜”拉向池塘一角后用三角抄网捞去,可减少池塘中该种藻类的数量,但此种方法清除效果不彻底,藻类过度繁殖的环境条件未改变,之后又会大量繁殖。

B,天气晴好的时候使用漂白粉,强氯精或者二氧化氯粉剂在养殖水体表层油膜处干撒,将过旺的藻类杀灭。晚上采取投放化学增氧剂(底氧多),加开增氧机进行增氧操作,防止夜间缺氧。第二天上午使用有机酸解毒应激灵等解毒产品进行解毒之后,在进行重新培藻的操作。培水可以使用肥力高+藻种配合使用,进行培藻操作。

2,养殖水体有机质过多,水质底质差导致的水面油膜的处理。

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养殖有机物过多,底质恶化造成的,需要进行调水改底。处理思路:及时加注新水,天气较好的换部分水,然后使用腐植酸钠类(黑土精)产品先处理,同时用底氧多增强底层溶氧。适当使用底改底毒清处理。经过以上处理后,在保证溶氧充足情况下使用活菌类的产品进行调水,并根据水色补充碳源类肥。活菌类产品建议选择EM8原露+活菌王。

【安消酶案例】

佛山客户,黄颡鱼塘,水面7亩,水深1.2-1.5米,24万尾鱼,2-3/尾,水色发黑,黄颡鱼不吃食。水质情况如图:

具体处理情况如下:

本月,21日使用底毒清+黑土精+解毒消泡净,

24号从草鱼塘引水30厘米

25号中午使用EM8原露+活菌王

27号鱼塘水质情况大变!

水色、水体,水质清爽度都有了,黄颡鱼吃食情况好转。养户当时只要求水不黑就行,没想到效果这么快也这么好,养殖非常开心。

处理后情况如图:

分享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