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虾拖便的原因及处理建议。

对虾拖便的原因及处理建议。

一,对虾拖便的症状及原因。

在对虾养殖的过程当中,经常可见对虾粪便夹带肠道粘膜或过多粘液排出体外,这些肠道粘膜或粘液会把粪便粘在对虾肛门不易脱离,形成拖便现象。或者对虾料台内的粪便呈细长条形(如下图所示)。

  • 如上图所示,红框内为拖便后形成的粪便,椭圆形框内为正常的粪便
  • 拖便的原因主要是对虾的肝胰腺消化问题和消化道炎症引起的。通常伴有底质恶化,吃料减慢,肠道发红等情况,拖便本身是对虾肠炎的一种所表现的症状。主要是因为细菌感染,肠道内菌群失调引发消化不良等因素引发的。
  • 二,处理建议(同对虾肠炎病)。
  • 一,对虾肠炎的症状及流行情况。
  • 肠炎病是对虾养殖中比较常见的疾病之一,整个养殖周期均常见。病虾的消化道变红色,急性感染时胃部最明显,中肠后部也变红或肿胀,直肠(后肠)变混浊。失去弹性,肠道内无食物,严重者肠粘膜坏死脱落,肠道内积脓或积液。肠壁红色素细胞扩张,有大量血细胞聚集。肠道出现断节,拖便等情况,病虾不活泼、厌食、生长缓慢。
  • 消化道变红、肿胀和混浊等症状从体外就可看清。解剖病虾,取出消化道,从胃、中肠和直肠剪开各取一小段,将肠壁用压片法,在高倍镜下检查血细胞聚集和红色素细胞扩张的情形。
  • 有的虾会因为肠道和消化问题出现拖便的情况,主要是因为对虾的消化能力受损,粪便内残余蛋白高,粘性增大,加上肠道内的黏膜脱落坏死,从而形成拖便。
  • 1 示急性肠炎导致的消化道发红
  • 肠炎不仅造成虾吸收利用饲料营养能力差,导致虾营养不良瘦身、体质与抗病力大幅度下降,出现脱壳困难、甚至脱壳不遂而偷死;虾得了肠炎还快速败坏水质, 特别是空肠不空胃时(粪便成透明水样状)拉稀时,吃料多吸收利用少(因为肠炎了无法吸收饲料营养),这样透明水样状的粪便含有大量的可溶蛋白,全部溶于水中不能集污排污,造成水体恶化。
  • 二,对虾肠炎的原因。
  • 对虾肠炎的病因有以下几种:
  • 1,细菌性肠炎。主要以弧菌感染,嗜水气单胞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细菌居多,此类池塘多伴随着底质的恶化,有利于病原菌的繁殖。
  •  细菌性肠炎其症状为:病虾消化道呈红色,胃部最明显,中肠变红并肿胀,直肠(后肠)变混浊,界限不清,对虾体表颜色加深。病虾活力减弱、厌食、生长慢。
  • 2 示细菌性肠炎导致的肠道发红,体表颜色加深
  • 2,藻毒素中毒。养殖水体中有害藻占优势后,在其生理活动过程中和死亡后释放藻毒素到水体中,或者对虾摄食了有害藻类,导致对虾的中毒诱发肠炎,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养殖户也经常发现。水体中一旦出现有害藻占优势之后,如果不及时处理,不用一周,对虾出现肠炎是大概率事件。
  • 3 示鞭毛藻等有害藻占优势的养殖水体水色
  • 3,饵料当中的毒素对对虾肠道的影响,诱发肠炎。如变质的饲料当中存在的氧化油脂和黄曲霉毒素,被对虾摄食之后,对对虾肠道的黏膜上皮细胞具有毒害作用,导致对虾肠道组织出现损伤,进而出现炎症。
  • 三,对虾肠炎的处理建议。
  • (一)肠道疾病的预防。
  • 肠道既是对虾消化器官,具有改善消化与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抵制对虾疾病的发生。肠道中的微生物长期生存于一定的空间内,彼此竞争、抑制,最后保持一定比例的动态平衡。但由于对虾肠道受到饲料、水质等因素影响,一旦弧菌等条件致病菌成为优势菌群,对虾就会发生疾病。对虾养殖中出现的部分偷死、蜕壳不遂等等,大都与对虾肠道水肿有关。所以要想对虾健康生长,就要维持肠道内微生态的相对平衡。
  • 在日常的肠道养殖过程中,建议定期内服优质的超浓缩乳酸菌和清热解毒的中草药(清热解毒散等)进行每个月定期拌料1-2次,调节肠道内的微生物环境,维持肠道内的健康。
  • (二)处理建议。
  •  1       症状比较轻的池塘。建议使用优质的超浓缩乳酸菌+粗蛋白饲料(如米糠,麸皮)浸泡2小时后直接投喂,调理对虾的肠道。也可以使用EM8原露+免疫酵母多糖。
  •  2,情况严重的,需要使用抗菌素(如氟苯尼考恩诺沙星等,含量为10%的国标产品每100克拌料10千克)+清热解毒散(每包拌料10千克)以及高稳VCE拌料内服。连续使用3-5天,之后再用超浓缩乳酸菌拌料内服,调理肠道,较少肠炎复发的概率。
  •     在内服的同时,建议外用渔丰1号(每瓶250毫升使用1-1.5亩),使用刺激性小的消毒剂1-2次,杀灭池塘底部的病原微生物,最好使用氧化型底质改良剂(如底毒清等)改底1-2次,减少病原菌的滋生。
  •     如果是养殖水体藻毒素中毒导致的肠炎,需要先使用高稳VCE(每包2亩)进行解毒,视情况连续使用1-2次。之后在大剂量地使用活菌王(每亩5-10千克),压制池塘内的有害藻,调节养殖水体的藻相。
分享 :
评论(0)